- 社会发展
-
-
2017/11/18 点击:(160) 评论:0
冷涛、魏姝:信息技术创新:中国政策试验实现转向的重...
摘要: 作为化解改革阻力、 推动社会稳步发展的政策创新机制的政策试验,在实践中逐步暴露出了经验过于碎片化、 整合难度大等问题。政策试验“碎片化” 的成因主要在制度层面,强调对口管理和属地管理的制度结构造成政策试验的横向“碎片化” ,央地之间弱制度化的分权机制引发政策...阅读全文>> -
2015/03/18 点击:(426) 评论:0
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
本文转载自《开放时代》杂志网站,全文如下: 专题一: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 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 刘永华 张侃 饶伟新 黄向春 应星 程美宝 刘昶 刘一皋 刘志伟 孟庆延 齐小林 郑振满 杨奎松 梁勇 郑莉 胡玉春 丁仁祥 王才友 满永 王奇生 黄道炫 张宏卿 黄文...阅读全文>> -
2015/03/16 点击:(367) 评论:0
张玉林:大清场:中国的圈地运动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摘要】 1990年代以来席卷中国的征地拆迁浪潮,实质上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清场运动。从开发区建设到城市的扩张,从"撤村并居"到"土地整理",都以消灭农村、驱逐小农为归结:迄今已经吞噬了8300多万亩耕地、清除了至少140万个自然村和1亿2700多万小农。这场运动尚未...阅读全文>> -
2014/12/29 点击:(230) 评论:0
谢桂华:“农转非”之后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研究
摘要:利用CGSS2008、2010和2011年的数据,本文将目前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分为两个群体:经历了从农业户籍到非农户籍转换(农转非)的群体和未经历农转非的群体(出生时即为城镇户籍),并比较了这两个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农转非群体...阅读全文>> -
2014/11/16 点击:(204) 评论:0
个体化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发展
摘 要: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发展是乡村社会个体化的一种反应。乡村社会个体化为农村宗教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机会和条件,一些农民通过皈依宗教在信徒之间重新建构一种互助、合作关系,宗教的团体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公共生活的消解和缺失。这些被新兴宗教所吸引的农民...阅读全文>> -
2014/11/16 点击:(224) 评论:0
反抗符号:山寨消费与消费政治
摘 要:现有的社会理论多在生产社会的基础上形成, 对消费社会的不平等与抗争行为难以提供有效的解释。基于中国迈向消费社会过程中的山寨现象, 从全球消费社会的结构性背景以及消费政治与生活政治的阶级斗争逻辑出发, 分析了底层消费者反抗魅力意识形态和争取文化领导权的实践, 对新马克思主...阅读全文>> -
2014/10/17 点击:(369) 评论:0
冯仕政:转轨体制与秘书腐败
转轨体制下的权力、关系与资源 ——关于“秘书腐败”的社会学分析 原载《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作者:冯仕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本文是关于“秘...阅读全文>> -
2014/09/26 点击:(292) 评论:0
梅新育:当前我国跨境人口流动的风险与挑战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09月18日 在开放经济环境下,跨境、跨国人口流动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达到一定规模的国际人口流动必然影响流入国的社会治安,这一点在我国边境和旅游热点地区早已显露,并因北京等大城市近年来一再发生&ldquo...阅读全文>> -
2014/09/18 点击:(308) 评论:0
教育能否让我们更健康——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
教育能否让我们更健康——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城乡比较分析 胡安宁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摘要:现代社会,教育成就对个体生活的影响不仅体现为劳动力市场上的经济回报,还体现为诸多“非物质性回报”。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的全国数据,对城...阅读全文>> -
2014/04/14 点击:(146) 评论:0
孙立平:既得利益集团滥用了改革
孙立平:既得利益集团滥用了改革 自十七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推出一系列的重大改革部署,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开始作为重要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比如广东省专门成立社会工作管理委员会。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日前举办社会建设论坛,邀请各界...阅读全文>> -
2014/02/09 点击:(203) 评论:0
肖唐镖:转型中的乡村建设:过程、机制与政策分析
提要:近20余年来中部地区乡村建设,无论是从体制变迁的视角,还是从乡村干部工作感受和农民生活的视角,均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已出现“衰败”与“治理危机”。乡村政府与组织固然是造成农村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其根子在二元性体制,在乡村建设的运行机制。近...阅读全文>> -
2014/01/24 点击:(348) 评论:0
“迎法入乡”与“接近正义”————对中国乡村“赤脚律师...
摘要: 提要:在职业法律服务队伍加剧了法律系统与社会生活之间距离的时候,目前在中国一些乡村存在的“赤脚律师”铺设了一条“接近正义”的桥梁。赤脚律师主动的“迎法入乡”,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在农村法律服务体制中发挥拾遗补缺的功能,...阅读全文>>
-
- 最近更新
-
-
11-18冷涛、魏姝:信息技术创新:中国政策试验实现转向的重要推手
-
03-18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
-
03-16张玉林:大清场:中国的圈地运动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
12-29谢桂华:“农转非”之后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研究
-
11-16个体化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发展
-
11-16反抗符号:山寨消费与消费政治
-
- 本类推荐
-
-
11-18冷涛、魏姝:信息技术创新:中国政策试验实现转向的重要推手
-
03-18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
-
03-16张玉林:大清场:中国的圈地运动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
12-29谢桂华:“农转非”之后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研究
-
11-16个体化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发展
-
11-16反抗符号:山寨消费与消费政治
-
- 本类排行
-
-
11-18冷涛、魏姝:信息技术创新:中国政策试验实现转向的重要推手
-
03-18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
-
03-16张玉林:大清场:中国的圈地运动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
12-29谢桂华:“农转非”之后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研究
-
11-16个体化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发展
-
11-16反抗符号:山寨消费与消费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