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

周沛教授简介

时间:2014-11-28  作者:管理员  来源: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查看:496  评论:0

个人简介 

周沛,男,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基地、南京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残疾人事业发展;开设《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等课程。19789月入南京大学哲学系,19827月本科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839月入中央党校理论部,19867月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29月在职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200512月获社会工作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 in Social Work)20019月在职就读于南京大学哲学系,200511月获哲学博士学位。 

电子邮件:njuzhoupei@126.com  njuzhoupei@163.com,

代表成果 

 

54.2014,“社会福利理论:福利制度、福利体制及福利体系辨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53.2014,“积极福利视角下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研究”,《东岳论丛》,2014年第5期;

52.2013,“企业社会工作目标指向探讨——一个有别于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的视角”,《社会工作》,2013年第3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3年第10期全文复载

51.2013,“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残疾人研究》,2013年第1期;

50.2012,“社会福利视野下的发展型社会救助体系及社会福利行政”,《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13年第3期全文复载;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3年第3期全文复载;

         

49.2012,“论企业社会工作的概念、目标与原则”,《社会工作》,2012年第2期;

48.2011,“论社会工作的‘介入性’与‘嵌入性’”,《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第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1年第12期全文复载; 

47.2011,“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创新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与曲绍旭合作); 

46.2011,“人口与家庭福利”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与李静合作); 

45.2011,“普惠型福利视角下城市高龄者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东北大学学报》,第4期(与管向梅合作); 

44.2011,“优势视角下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研究》,第1期(与曲绍旭合作);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工作》 2011年第8期全文复载; 

43.2011,“从社会管制到社会治理——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创新”,《领导之友》,第4期(与李静合作);

42.2010,“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工作》 2011年第1期全文复载; 

41.2010,“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研究”,《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与陈静合作); 

40.2010,“城市流动人口的非福利状态与促进策略”,《领导之友》,第4期(与管向梅合作); 

39.2010,“论灾害救助中的社会救助网络构建与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工作》,2010,第3期(与曲绍旭合作); 

38.2009,“长江三角洲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江苏省残疾人状况分析和事业发展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2009 

372009,“新型社会救助方式探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第4期(与易艳阳合作); 

36.2009,“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建设的制度创新与模式选择”,《领导之友》第4期,(与赵海林合作); 

35.2009,“独生子女风险及其保障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与周进萍合作);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 2009年第4期全文复载; 

342008,“福利国家和国家福利——兼论社会福利体系中的政府责任主体”,《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332007,“论社会福利的体系构建”,《南京大学学报》第6期;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 2008年第3期全文复载;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体制改革》 2008年第2期全文复载。 

 322007,“农村居住集中化过程中农民住房保障与福利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第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 2007年第10期全文复载; 

312006,“城市贫民的生存现状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南通大学学报》第5期; 

302006,“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同源性及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意义”,《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第6期全文复载; 

292006,“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三个周庄为例”,《南京大学学报》第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6年第7期全文复载; 

282006,“城市弱势群体生存现状与救助机制研究”,《唯实》第2期。 

272005,《一项急需而有价值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论企业社会工作》,《社会科学研究》第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卡》2005年第10期摘录。;

262003,《社区工作中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及其意义》,《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 

252003,《关于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9期全文复载);

242003,《论社会工作当中的社区保障》,《江海学刊》,第2期。 

232002,《社区照顾;社会转型时期重要的社会工作模式》,《南京大学学报》第5期。 

222002,《集镇社区的经济依托和发展基础,兼论廿八都古镇的兴衰与开发》,《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6期。 

212001,《农村发展三题》,《江苏经济》第6期。 

202001,《重视和重建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学》第2期。 

192000,《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城市绝对贫困现象研究》,《南京大学学报》第6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4期全文复载。;

182000,《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1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2000年第12期全文复载200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二等奖优秀论文。 

171999,《权威结构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第11期。 

161999,《再就业:农民问题的新内容》,《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2000年第1期全文复载; 

151999,《对一个共产主义小社区的考察》,《社会》第5期。 

141999,《农村社区综合发展的十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第9期全文复载; 

131999,《失业、失业保险、社会救济与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学报》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第4期全文复载; 

121998,《我国两次劳动力剩余及转移的社会机制与社会功能,相互作用及基本对策》,《南京社会科学》11期。 

111997,《论社会保障的阶级属性、资金来源及建立原则》,《南京大学学报》第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第4期全文复载。;

101995,《建立三元社会结构是“民工潮”有序流动的战略选择》,《南京社会科学》10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1996年第1期全文复载。;

091995,《毛泽东农村社会调查与职业社会学家农村社会调查比较》,《南京大学学报》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1996年第1期全文复载;南京大学1997文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081995,《调查计划是社会调查中的重要一环——马克思〈工人调查表分析〉》,《社会学与社会调查》4期。 

071993,《社会调查是克服主观主义的有力武器——试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理论》,《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 

061993,《街道经济与城市社区的现代走向》,《唯实》第11期。 

051993,《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的几个问题》,《南京大学学报》第1期。 

041993,《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的是与非》,《南通师专学报》第2期。

031987,《家庭经济在苏北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江苏经济探讨》第9期。 

021987,《主观主义与一般认识错误之区别》,《唯实》第2;《文摘报》1987 712日转摘;

011983,《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唯实》第2期。 

 

B、个人著作及教材 

14、《残疾人社会福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13、《残疾人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2、《企业社会工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1、《社会保障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0、《社会工作概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09、《社会工作概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08、《社会福利体系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07、《社区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06、《农村社区发展模式比较研究》,香港,香港三元出版社2001年版; 

05、《农村社会发展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04、《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论》(与孙霞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03、《马克思社会思想史纲》(参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02、《江苏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与对策》(参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01、《中西哲学简史》(参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C、译著 

01、《发现的模式》(Patterns of Discovery)(美汉森著,与邢新力合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公司1988年版。 

 

 科研项目 

29.2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积极福利视角下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14BSH104,主持人; 

28.2014,中国残联2014-2015年度项目:《残疾人社会交往网络研究》,2014&ZD004,主持人;

27.2014,深圳龙华新区项目:《工青妇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主持人;

26,2013,中国残联、香港嘉道理重点项目:《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人力资源研究》,NCCJR&2013—15C,主持人;

25.2012,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与并轨研究》,12DDA010,主持人; 

24.2011,教育部2011聘请外国专家项目:《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主持人; 

23.2011,江苏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城市社区养老体制机制研究》,2011ZDIXM006,主持人; 

22.2011,南京市残联:《南京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研究》,主持人; 

21.2011,南京市国土局:《南京市土地管理与耕地保护研究》,主持人; 

20.2011,江苏省计生委:《家庭与人口福利研究》,主持人; 

19.2010,江苏省残联:《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创新研究》,主持人; 

18.2010,深圳招商银行:《养老需求测度及产品设计》,主持人; 

17.2010,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项目:《优势视角下残疾人康复工作研究》,2010&YB009,主持人; 

16.2009,国家教育部规划项目:《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江、浙地区若干企业为例》,09YJA840020,主持人; 

15.2009,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项目:《残疾人社会保险制度研究》,主持人; 

14.2008,香港理工大学资助项目《企业社会工作研究》,主持人; 

13.2008,国家教育部聘请外国专家重点资助项目《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主持人; 

122008,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2008年度曾宪梓助残研究基金科研项目招标课题:《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政府责任研究》,2008CDIB09, 主持人; 

11.2007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长江三角洲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国家级课题),主持人。; 

10.2006-2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研究, 06BSH048,主持人; 

09.20042005,国家教育部聘请外国专家重点资助项目:乡镇社区发展研究,主持人; 

08.20022005,国家教育部项目:乡镇社区发展模式与道路研究——以江苏省三个周庄为例,02JA840006,主持人; 

07.20042005,南京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城市弱势群体生存状况及救助机制研究,主持人。 

06.20032004,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与救助机制研究,主持人。 

05.20022003,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课题:城市绝对贫困问题研究,主持人。 

04.20012003,南京大学985分项目:新时期农村社会风险研究,参与者。 

03.20012002,南京大学研究生院:乡镇社区教学实证研究,组织者。 

02.1994199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研究,主持人。 

01.1992199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研究,主持人。 

 

 学术交流 

 152009/1 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互动及学术交流 

 14200811,韩国光州全南大学学术会议。演讲; 

 132008/12,香港浸会大学访问; 122006/6第二届国际青年增权会议,香港城市大学。 

 112006/4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福利改革国际会议,香港浸会大学。

 

演讲 

11.2006/5,香港浸会大学, 《农村居住集中化过程中农民住房福利研究》。 

102005/11,中、日、韩社会福利研讨会,日本福祉大学,名古屋。演讲:《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住房规划与保障》。 

092005/4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访问学者。演讲:《农村发展模式研究》。 

082004/9资产建设国际研讨会,山东大学。 

072004/2-5,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学习。 

062003/10,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行政系访问学者。 

052003/10,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访问学者。演讲:《内地社会救助制度分析》。 

042002/9台湾政治大学学术交流。 

032002/1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访问学者,演讲:《内地城市绝对贫困研究》。 

022000/12转变中的中国社会研讨会,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 

011998/6-9,福特基金交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学术获奖 

05 2000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04 1999年江苏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03 1997年南京大学首届文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02 1996年南京大学春兰教学奖; 

01 1995年南京大学育才奖; 

 

学术兼职 

04、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

03、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 副秘书长

02、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 

01、江苏省社区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最近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地址:中国南京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圣达楼)  邮编:210023 电话/传真:86-25-********
版权所有: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苏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