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务与地理治理

李里峰:群众运动与乡村治理——1945-1976 年中国基层政治的一个解释框架

时间:2017-11-19  作者:李里峰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查看:20  评论:0
摘要:群众运动是中共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非常规政治手段,由于它具有常规行政手段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动员和治理工具被广泛使用。中共群众运动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广大乡村民众的动员型政治参与、国家力量对乡村社会的直接介入、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接连不断的群众运动可以帮助党和国家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动员乡村民众、实现乡村治理,但这种动员和治理的成果却难以制度化、常规化,而只能以接连不断的新运动来维系,从而在社会变革的动力与社会运行的常态之间,形成了难以消解的矛盾。

关键词:群众运动; 乡村治理; 中国革命; 动员式参与; 运动式治理;
全文载《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全文pdf版请点击下载附件。

最近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地址:中国南京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圣达楼)  邮编:210023 电话/传真:86-25-********
版权所有: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苏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