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务与地理治理
-
-
2014/02/22 点击:(640) 评论:0
刘晨:中国农村发展需要真正的村民自治
《村组法》的实施无疑确立了农村村民自治,以村民为主体的权力结构。村民自治从1988年实施以来,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基层民主实践在国家政治体系中无法得到该有的发挥,顿时成为一个形式上存在的“口号”。 从权力主体上说,村民的选举权与被选...阅读全文>> -
2014/02/18 点击:(645) 评论:0
杨晖:民族的主义和主义的民族——两岸分裂根源的政治学...
民族主义能否成为中国统一的理论依据?如果不能,那么如何解释在世界迈向现代的过程中,早期形成的现代国家,在寻求正当性依据时与民族主义的汇合且得到民族主义的高度支撑,民族主义成为了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1]如果民族主义是有效的、普适性的理论依据,那么又如何解释,在中国迈向现代世界、建构...阅读全文>> -
2014/02/18 点击:(679) 评论:0
张玉林 危机、危机意识与共识
危机、危机意识与共识 ——“雾霾”笼罩下的中国环境问题 在2006年12月召开的一次环境问题小型研讨会上,一位日本环境社会学家曾经问我:“你们中国的知识人为什么没有紧迫感?”他曾在北京住过一年,也曾到中国的多地走访,在他看来,中国的...阅读全文>> -
2014/02/17 点击:(784) 评论:0
先知者的悲哀——记农业经济学家董时进
1949年12月,农业经济学家董时进上书毛泽东,劝阻土改。他六十年前对中国土地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分析,神奇地概括几十年的折腾之后,终于被政府和学者认识了的问题。 他的观点简单明了:中国的土地不是分配不均,而是人口太多,土地太少,农村劳力大量剩余。应当节制生育、优生优育,同时...阅读全文>> -
2014/02/09 点击:(707) 评论:0
肖唐镖:转型中的乡村建设:过程、机制与政策分析
提要:近20余年来中部地区乡村建设,无论是从体制变迁的视角,还是从乡村干部工作感受和农民生活的视角,均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已出现“衰败”与“治理危机”。乡村政府与组织固然是造成农村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其根子在二元性体制,在乡村建设的运行机制。近...阅读全文>> -
2014/02/04 点击:(748) 评论:0
肖唐镖:中国政治改革的体制内资源──对地方官员政治...
从政治体制的内外因素来探讨政治改革和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视角。很多人会问,体制内的干部队伍究竟能否成为政治改革和发展的推进力量?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地方官员对政治现状和政治改革等问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对政治改革的期望越来越迫切,但同时他们仍然认同现行的基本...阅读全文>> -
2014/02/04 点击:(629) 评论:0
肖唐镖:撩开面纱看乡村建设中的政府作为
摘要:当今中国乡村尽管已告别“政治挂帅”时代,但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政府主导”型特征依然显著。这不仅表现为政府对各种资源的超强控制,还表现为政府对乡民生产生活的强力干预。政府不仅难以成为继续推动乡村建设良性发展的主要动力,甚至已成为浪费公共资源、制...阅读全文>> -
2014/01/30 点击:(658) 评论:0
肖唐镖:乡村建设中的宗族传统及其未来命运
来源: 《绿叶》2013年7期 作者: 肖唐镖 我要评论0--> 近百年来,传统宗族纠集了国人太多的焦虑或痛楚,迄今不解。今天,我们已有条件冷静而理性地反思:应当如何理解和评估百余年来中国宗族在乡村建设中的历史功能及其变迁?它将何去何从? 一、农村宗族的百年命变 在传统中国,包括宗...阅读全文>> -
2014/01/24 点击:(845) 评论:0
“迎法入乡”与“接近正义”————对中国乡村“赤脚律师...
摘要: 提要:在职业法律服务队伍加剧了法律系统与社会生活之间距离的时候,目前在中国一些乡村存在的“赤脚律师...阅读全文>> -
2014/01/24 点击:(1859) 评论:0
激进与务实:大跃进时期的江西政局
1958-1960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大跃进运动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但是,从最终结果来看,这场运动背离了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是一场巨大的倒退。其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1958-1961年间全国性大饥荒的发生。根...阅读全文>> -
2014/01/22 点击:(777) 评论:0
运动式的乡村建设:理解与反思——以“部门包村”工作为...
摘要:作为中共开展农村工作的一种传统,“下派干部(或工作队)”、“部门包村”,仍是当前农村工作中常见的方法。这种政府主导的运动式乡村建设模式存在严重的内在制度性缺失。工作队陷于与包村单位、受包乡村的复杂关系,易于处于“两张皮”的尴尬境地。...阅读全文>> -
2014/01/22 点击:(747) 评论:0
二十余年来的乡村建设与治理:观察与反思
发表于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3年8月号(第4期) 对近年来中国大陆乡镇政府乃至乡村建设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目前的乡村形势,应作怎样的研判和评估?乡村到底遇到了一些什么问题,其要害是什么?产生这些问题的根子又在哪里?这已成为当今中国研究中日益广泛关注和争论...阅读全文>> -
2014/01/13 点击:(800) 评论:0
政治文化研究的概念困境
政治文化研究的概念困境 李路曲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2期 内容提要: 学术界对作为政治文化研究主要方法的经验方法的批评文章从概念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引述和分析。指出,如果一个理论没有解决内部的概念问题,它就可能自相矛盾或使解释机制模糊不清;如果没有...阅读全文>> -
2014/01/06 点击:(647) 评论:0
张贤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途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作支撑,没有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就不会有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来充分发挥效能,无法实现治...阅读全文>> -
2014/01/06 点击:(616) 评论:0
胡佛:国家统一是必要之善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名誉教授胡佛,近日接受采访,论述两岸关系。 胡佛,年83岁。浙江杭州人,寄籍江苏扬州,1949年赴台。台大法律系毕业,美国爱摩瑞大学政治学硕士,台湾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1961年起任教...阅读全文>> -
2013/08/13 点击:(1141) 评论:0
英格尔哈特:迈向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
转自: 共识网 主题:迈向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革命大讲堂 时间:2013年7月24日 地点:社科文献出版社15层绿坞主持人杨群:各位老师,各位从北京或其他地方赶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来的媒体朋友,希望聆听英格尔哈特教授演讲的读者或者对政治学科研...阅读全文>> -
2013/07/11 点击:(702) 评论:0
规范村级民主选举尚需多方面努力
本文以“规范好村级民主选举”为题,发表于《时事报告》(北京)2013年07期 作者肖唐镖,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我国农村地区,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1988年6月试行、尤其是自1998年正式实施以来,民主自治已成为亿万...阅读全文>>
- 最近更新
-
-
12-04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与现实维度
-
11-29童燕齐:中国政府与百姓——中国政治向传统回归
-
11-28刘燕舞:论“奔头”——理解冀村农民自杀的一个本土概念
-
11-28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
-
11-28林伯强/邹楚沅:发展阶段变迁与中国环境政策选择
-
11-28陈钊/陆铭/徐轶青:移民的呼声——户籍如何影响了公共意识与公共参
-
- 本类推荐
-
-
12-04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与现实维度
-
11-29童燕齐:中国政府与百姓——中国政治向传统回归
-
11-28刘燕舞:论“奔头”——理解冀村农民自杀的一个本土概念
-
11-28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
-
11-28林伯强/邹楚沅:发展阶段变迁与中国环境政策选择
-
11-28陈钊/陆铭/徐轶青:移民的呼声——户籍如何影响了公共意识与公共参
-
- 本类排行
-
-
12-04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与现实维度
-
11-29童燕齐:中国政府与百姓——中国政治向传统回归
-
11-28刘燕舞:论“奔头”——理解冀村农民自杀的一个本土概念
-
11-28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
-
11-28林伯强/邹楚沅:发展阶段变迁与中国环境政策选择
-
11-28陈钊/陆铭/徐轶青:移民的呼声——户籍如何影响了公共意识与公共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