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

《中国1946:毛泽东的命、蒋介石的运和林彪的算》

时间:2014-03-19  作者:管理员  来源:网络转载  查看:217  评论:0

《中国1946:毛泽东的命、蒋介石的运和林彪的算》

张正隆/著

ISBN978-7-5529-0868-8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35.00元  

 

  作者简介

 

  张正隆,1947年出生,辽宁本溪人。著名军旅作家。代表作有长篇报告文学《雪白血红》、《枪杆子1949》,中篇报告文学《大寨在人间》等。长篇报告文学《血情》获第三届解放军文艺奖及中国报告文学505杯奖,另有10余部长、中、短篇报告文学获军内外省军级以上报刊优秀作品奖。

 

  内容简介

 

  1946年,决定了之后中国的历史走向。

 

  八年抗日胜利结束,举世狂欢,老百姓以为从此就可以过上太平日子。可是他们错了。外敌撤退,内争继起,国共两党,以及背后的美、苏“三国四方”开始在新的利益沙盘上反复角逐。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并非没有诚意“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那究竟是什么原因,搅翻了和平建国的大局呢?是马歇尔所说“国共双方彼此完全的猜疑相对”还是历史深处另有隐情?是国际社会无法读懂中国逻辑,还是美国和苏联从一开始就动机不纯?

 

  国共谈判,谈老了周恩来,最后不还是一个“打”字。

 

  精彩看点

 

  抗日胜利之后,蒋介石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谈判却为何不备预案?

 

  电影《1942》河南大饥荒的历史背景竟然是蒋介石一手造成!

 

  重庆和谈时,嗜烟如命的毛泽东竟然为蒋介石戒了40多天烟?

 

  国共内战前夕,美国先后派赫尔利与马歇尔来华调停,背后隐藏了怎样的阴谋?

 

  为什么共产党苏联会置中共生死于不顾?斯大林又打过怎样险恶的算盘?

 

  “战神”林彪为何在东北战场节节败退,以至于被称为“撤退将军”?

 

  为什么威名远扬的国军新一军却在东北战场与同胞的血拼中折戟沉沙?

 

  进军中国东北协同抗日的苏联士兵竟然拆卸、抢劫了整个工业基地!

 

  日本战败后,无法回国的日本兵匪夷所思地成了“国军”“共军”……

 

  精彩书摘

 

  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历史背景

 

  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大胜,接下来就是徐州会战大败,5月19日徐州失守。6月1日,蒋介石在武汉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决定豫东作战略撤退,掘开黄河大堤,以水代兵,阻挡日军西进。

 

  6月9日9时许,决堤成功,早成悬河的黄河水,居高临下,轰然跌落。又调来两门平射炮,向决口两侧轰击几十发炮弹,决口扩至370米。黄河改道,一泻千里。中牟首当其冲,全县三分之二陆沉。洪水沿贾鲁河、颍河、涡河等河道咆哮奔腾,河面由几十里扩展到百余里,一路向东南漫卷,在大平原上横冲直撞。入淮河后,又溢出两岸,继续横冲直撞,在江苏泄入长江。

 

  这就是著名的,又曾被历史深深地掩埋了真相的“花园口事件”。

 

  据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统计,河南、安徽、江苏3省44个市县受灾,893303人死亡,3911354人外逃,经济损失10.9亿元。

 

  另一个直接后果是,黄水流过,皆成荒滩。豫东1200多万亩良田,变为不毛之地,河南全省粮食种植面积,从1936年的7800万亩,减少到1942年的2800万亩。

 

  1942年大旱,赤地千里,夏收无望,秋粮绝收,那天就塌了。擎天的办法自然是赈灾,结果却是各种税赋照征不误。政府官员下乡催粮,农民拿不出粮食,保丁就在农民家吃住“坐催”,那天就彻底塌了。树皮、树叶、观音土、石头面都成了食物,大雁粪则成了美味佳肴。一切能够维持呼吸运动的,以及不能维持呼吸运动的纯粹就是糊弄肚子的东西,都被人们吞咽下去,当然也少不了“人相食”--这就不说了吧。

 

  1942年河南省3000万人,饿死300万,逃难300万,濒于死亡等待救济1500万。

 

  花园口决堤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汉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把责任推到日军头上,对灾区百姓也说是日军炸毁大堤。美英等国舆论也纷纷谴责日军。一是日军一向作恶多端,二是谁能相信为了军事上的需要,一个国家的政府,竟会对自己的国民采取这等极端的手段?

最近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地址:中国南京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圣达楼)  邮编:210023 电话/传真:86-25-********
版权所有: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苏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