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科学方法论
-
王海洲:后现代身体的分裂与聚合——基于政治仪式中身体规训技术的分析
时间:2017-11-18 作者:王海洲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查看:43 评论:0摘要:后现代情境中身体的分裂趋向,直接阻碍了个体迈向政治共识的道路,间接威胁到政治权力系统的稳定和民族国家政治文化的持存。政治仪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行为系统,借助连续性身体规训技术和稳定性社会规训技术,一方面,发挥传统的政治功能,由外而内地对分裂的身体施加一种强制性的聚合力;另一方面,为适应后现代社会而积极转变,通过唤起个体公民对其身份中蕴含着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责任的重视,由内而外地产生出一种主动性的聚合力。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0YJC810045);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CZZ035)阶段成果;
关键词:政治仪式;身体规训技术;强制性聚合;主动性聚合
全文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全文pdf版请点击下载附件。
- 最近更新
-
-
11-19李里峰:从社会科学拯救历史——关于历史学学科特质的再思考
-
11-18王海洲:图像学的政治维度:兼论文艺理论中的“政治”概念
-
11-18王海洲:政治象征理论的钩沉与反思——兼论象征政治学理路的铺设
-
11-18王海洲:论象征的三元结构及其内在逻辑——对象征结构经典模式理论的反思
-
11-18王海洲:国家形象塑造的象征政治学阐释
-
11-18王海洲:论象征的生成机制:从分类到类比
-
- 本类推荐
-
-
11-19李里峰:从社会科学拯救历史——关于历史学学科特质的再思考
-
11-18王海洲:图像学的政治维度:兼论文艺理论中的“政治”概念
-
11-18王海洲:政治象征理论的钩沉与反思——兼论象征政治学理路的铺设
-
11-18王海洲:论象征的三元结构及其内在逻辑——对象征结构经典模式理论的反思
-
11-18王海洲:国家形象塑造的象征政治学阐释
-
11-18王海洲:论象征的生成机制:从分类到类比
-
- 本类排行
-
-
11-19李里峰:从社会科学拯救历史——关于历史学学科特质的再思考
-
11-18王海洲:图像学的政治维度:兼论文艺理论中的“政治”概念
-
11-18王海洲:政治象征理论的钩沉与反思——兼论象征政治学理路的铺设
-
11-18王海洲:论象征的三元结构及其内在逻辑——对象征结构经典模式理论的反思
-
11-18王海洲:国家形象塑造的象征政治学阐释
-
11-18王海洲:论象征的生成机制:从分类到类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