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文化

苗红娜:美国公众对中国经济竞争力及中国汇率政策的认知

时间:2015-11-18  作者:苗红娜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5年05期  查看:109  评论:0

【摘要】 此研究通过2010年和2012年在美国实施的"美国人对华态度调查"呈现美国民众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度,并透过社会经济变量、人口变量、制度与文化好感变量以及媒体使用变量(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分析此种态度形成的原因。数据表明,美国公众基本承认中国迅速崛起的客观事实,并认为美国对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更为依赖。但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判断具有较强的"中国威胁"意味,即认为中美之间存在的贸易不平衡是源于中国对汇率的控制,通过操纵货币在国际市场中获利。究其原因,一是客观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急速增长的中美贸易不平衡使美国民众产生了危机感;二是中美之间在贸易不平衡、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存在着分歧;三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往往与个人的经济状况感知相结合,强化了美国公众对中国经济威胁的认知。回归分析表明,美国受访者个人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好感度、媒体接触及个人社会经济状况对其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贸易政策的评价具有统计显著性。 

【关键词】 美国公众; 中国经济竞争力; 汇率政策; 认知;

全文请点击下载附件

 
地址:中国南京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圣达楼)  邮编:210023 电话/传真:86-25-********
版权所有: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苏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