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设

项飚:普通人的“国家”理论

时间:2015-09-16  作者:项飚  来源:开放时代 2010年第 10期  查看:246  评论:0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和政府提倡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分化,视"社会"的发育为改善民生的结构性条件。但在普通人看来,"国家"依然是最受认同的范畴,而"社会上的"人和事则意味着不正规和不可靠。同时,在普通人眼里,国家总体上的正当性不可置疑,具有高度的道德性,但是地方国家机构则不可信任,与它们的交往倾向于利益化、无规则。这一"普通人的国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中国社会"总体稳定"和"具体失范"并存的现象。本文由此认为,追求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分化在现阶段缺乏基础,更重要的是重构彼此之间在多个层面上的有机联系。 

【关键词】 理性国家; 动员型国家; 框架性国家; 政治白话; 白话政治;

全文请点击下载附件
最近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地址:中国南京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圣达楼)  邮编:210023 电话/传真:86-25-********
版权所有: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苏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