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生与培养
-
政治学导学
时间:2013-11-26 作者:李里峰 肖唐镖 张凤阳 来源:《中国研究生》 查看:531 评论:01.学科的价值、意义与推动社会进步的贡献
改革开放的30年来,中国各方面变化很大,总的说来可以用“市场”作为关键词。不过经济发展到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也已经有相当的成
就,因此,在未来30年的发展中,我们想,中国的关键词可能是“民主”。从这个角度来讲,政
治学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实践意义就是探索良善国家治理的具体路径,探索
更加公正、透明、公开分配公共资源的办法,具体地讲,在社会公共问题、国家与社会边界问题
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等方方面面都与政治学息息相关。总而言之,对当今中
国来说,政治学的意义非常重大。在当下中国政治中,传统的非现代因素非常厚重,政治的现
代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与文明化任重道远。要做好政治转型和发展的工作,就特别
需要政治学能提供理论支持、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因此,政治学对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意义与
价值,再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另一方面,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就是相当具有综合性的学科门类。在如今跨学科
研究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政治学不仅从诸如哲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甚至许多理工
科专业学科中获得了有益的借鉴,也同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研究范式,共同促进
了学术研究的发展。政治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公共性,政治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从理论上和实践
上对公共生活进行探讨。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应然层面(ought to be),探讨理
想的公共生活,大致对应于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 ),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一个是实然
层面(to be),探讨现实的公共生活,大致对应于政治科学(political science ),可以追溯到
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个层面,形成了政治学基础理论、政治学方法论、本国政府与政治、比较
政治、国际政治、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等研究领域。政治哲学引领我们向善,政治科学帮助我们
明智,二者共同推动着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
2.您希望招收到的学生具备哪些素质和专业能力?哪些具体学科的知识?你希望经过培养,学成后的学生具备哪些素质?
首先,我们希望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际关系,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和公德意识,具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和表达能力。第二,作为一名政治学研究生,最基础的一
点肯定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和政治学理论功底。要对政治学专业有兴趣、有热情,不浮躁,
不功利,沉得下心做研究,对现实社会政治问题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具有较强的获取、更
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第三,要有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阅读桕关的外文书籍及资料。在此基础
上,学生要学会深度的复杂性思维方式,摆脱线性的简单思维,打破固化僵硬的思维模式,培养
学术眼光和问题意识。当然,如今的许多科研项目都需要团队合作,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也需要与
人共事,因此,团队精神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最后,虽然强调团队精神,但是
个人特质也十分重要,大学本身就是多元开放的领域,在基本法律和政治框架之下,根据自己的
志趣研究学问,发挥自己的个性也是好的。
在具体的学科知识上,就政治学本专业来说,有两大块的知识体系要比较清楚。第一是西方
政治史’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西方政治学的学术前沿。第二大块是
中国政治实践史、制度史和思想史。在这两大块都不错的基础上,如能在社会科学和政治科学的研究
方法上也有较好的基础,我想首先考试不会有问题,以后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也会比较轻松。当
然,如果学生在经济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方面也有一定基础’那編目当不错了。
至于培养之后学生的素质,首先要坚持一个最低的标准,包括扎实的专业素质、复杂性的
思维方式、思考和看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学成
后的素质是因人而异的,硕士相对博士要求会轻松一些,对于毕业后就业的硕士来说,以上最低
标准就可以了,但是那些要继续进行科研的硕士以及博士,则必须要更加强调科研和专业方面的
学术能力。一般说来,在博士生毕业的时候,自己博士论文中的研究应该是在国内和国际同领域
中处于领先和一流水平的。
经过培养,我们希望本专业研究生毕业时基本达到以下要求:(1)系统掌握政治学的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2 )掌握系统分析、
统计分析、调査分析、比较分析等科学方法或技术,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査询的基本方法和手
段,拥有调査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3)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相
关的专业知识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释,能够学以致用,对有关现实问题提出合
理的对策和建议。(4 )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思路清晰、结构完
整、格式规范;博士学位论文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成果应该处于国内和国际
相关领域中一"流水平。
3.最近几年的学生,您认为普遍存在的优点和问题是什么?
优点方面,首先,最近几年的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较之过去普遍有许多提升,绝大部分的研究生都受到了比较专业的学术训练,对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都有很好的了解,学术
研究的基础比较好,学生本身的智力水平也比较高,许多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很强的求知欲;
第二,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如今不管是传统的平面媒体还是新媒体,所提供的学术和知识资源
都相当丰富’学生们也能够轻松快捷地获取许多学术资源,因此,大家的知识领域和视野都比较
宽阔;第三,这一代学生的外语水平较之过去进步很多,学生的国际化水平也很高;最后,在整
体上学生进行政治学研究的能力比较强,最近几年,对政治学学科感兴趣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
政治学方面的热门程度也不断上升。
如果说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话,我想大概有三个方面。首先,学术与人生是紧密相关的,80
后和90后的研究生相对来说人生阅历比较浅,大多数都是一直在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对社会问题
和政治问题的切肤体验可能不够深入。当然,这是客观的问题,也是可以随着学生的成长获得改
善的方面。其次,由于新媒体时代,各种表达和信息的传播都进入了一个新的状况,许多时候需
要通过相当简短的语言来传达观点和讯息,这也就一方面导致了信息的片面,使得一些学生在思
维方式上也趋于碎片化和表层化,影响了进行有深度的、系统化的专业学术研究的能力。最
后一点比较忧虑的是,有些学生比较功利,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功利使人浮躁。还有这样的
状况,有些学生因为浮躁的心态没有调节好,影响了其心智。
4.如何深入本学科,你对攻读学位的本学科研究生有哪些具体建议?
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径。然而我同时也觉得,所有的
研究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深入要有一个基本的意识,即学术意识。政治学是学术研究,不是意识
形态,虽然政治学和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能够将政治学理解成一门独立的学术研究
是深入本学科的前提。今日的中国政治学研究有多种成熟和成体系的学术路径供研究生选择:政
治思想和哲学、历史和制度研究、实证和经验研究。每一个研究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三者之间可以贯通,但个人的研究要有重点,要能取舍。当然,无论是选择历史和制度的比较研
究还是经验实证研究,都需要对研究问题有预设,有理论分析,这需要有规范的思维能力训
练,基础理论功底很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学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地说,要做好政治学的研究,首先要博览群书,不仅政治学基础不能放松,并且要走
向经典著作。一定要关注学术前沿,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要去发现新的问题。第二,要多
与人交流,包括进行社会调査,在交流中寻找研究问题,找到适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三,要
调节自己的心态,克服浮躁的情绪,可以从加强德行修养,特别是确立使命感来调节。不要总是
从自己出发,患得患失,要将自己放在大历史的方位之中,思考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只要我们能沉下心来看书思考,就会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特别是在知识和使命面前,反思金
钱、名利对人生的意义,与书为伍、与圣哲为伍,可以让人淡泊许多东西。
5.对于已经通过入学考试,即将开始读研、读博的考生,你建议他们做好哪些准备?
许多学生在结束入学考试之后,整个人就彻底放松了,有时候甚至半年时间都浪费掉
了。因此,如果学生能够与导师保持联系,领一些任务来做,保质保量做好,就很好了。如果老
师没有任务,那自己也要确立一些目标,比如在考试中发现专业方面有不足,这个时候就可以好
好补足一下。此外,同学们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身体,在专业和外语上要比入学考试之前有所进
步,打理好家庭和其他方面的事物,以免在入学之后影响学习和研究。
其实,对于选择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最好也是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读书,尤其是通过阅
读训练自己的文献分析能力。这里我尤其觉得大家要有学术研究的“累进意识”。在学术研究
的“累进意识”这方面。理科的学者就做得很好,当代的物理学者不会再从头研究牛顿那个时
代巳经证明了的问题,一步步的发展和进步使得理科的研究思路很清晰成熟,而文科并没有这么
淸晰的累进。现在很多的学生喜欢学术创新,学术需要创新,但学术创新不是简单地头脑创
新,这最多算是自我创新,因为他很可能不知道这些问题已经被前人讨论研究过,要明白是实际
的创新还是自我的创新还是需要读书。
最后,在研究生学业开始之前或之初,最好能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有所规划,并在此基
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对于硕士生来说,多数人不会以学术研究为业,研究生阶
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有必要及早规划,合理安排上
课、读书、写论文、集体活动、社会实践、工作实习的次序和时间,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研
究生学习机会,有针对性地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于博士生来说,撰写论文、完成学业
的任务繁重得多,多数博士生也会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所以在规划的时候应该把重心放在学
业上,多读书、多接受学术训练,最好能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通过科研实践提高研究能力、开
阔学术视野。尤其重要的是,要尽早确定博士论文选题,尽早着手阅读研究文献、收集相关资
料,在准备和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完成学校规定的论文发表任务。
6.专业推荐书目(含论文、必须关注的学术期刊、学术网站等)是什么?
政治学专业的书目如下,我们认为硕士生、博士生都应该认真阅读这些著作。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3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
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美]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0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美]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德]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此外,有丰富的学术期刊电子资源可以使用,中文方面CNKI中所涵盖的期刊论文已经
很丰富了。当然,还有许多外文期刊也值得一读,例如美国的《政治学评论》,在英国和澳
洲出版的《中国研究》等等。学术网站方面,许多高校的研究中心值得一看。国内的学术网
站方面,原来的“中国选举与治理”、中央编译局的“地方治理网”、“共识网”、香港中
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中国研究论文库”都值得一看。
(作者单位均为南京大学)
- 最近更新
- 本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