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治理
-
-
2015/01/04 点击:(447) 评论:0
李里峰:群众运动与乡村治理——1945-1976年中国基层政...
【摘要】 群众运动是中共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非常规政治手段,由于它具有常规行政手段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动员和治理工具被广泛使用。中共群众运动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广大乡村民众的动员型政治参与、国家力量对乡村社会的直接介入、以及阶...阅读全文>> -
2014/12/23 点击:(234) 评论:0
刘正强:“甩干”机制:中国乡村司法的运行逻辑
摘要:由于中国乡村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诸多伦理性、道德性的内容,致使司法体制与乡村现实之间存在着深深的抵牾。本文借由一起诉讼揭示了乡村司法的运行逻辑——“甩干”机制。基层法院在处理案件时会按照形式理性的要求,以洁净化、纯粹化为目标,甩掉道德、习惯等诸多非法律...阅读全文>> -
2014/12/12 点击:(302) 评论:0
黄家亮:基层社会治理转型与新型乡村共同体的构建——我...
基层社会治理转型与新型乡村共同体的构建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与反思(2003-2014)[①] 黄家亮 原文载于:《社会建设》,2014年第1期(创刊号)。 摘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是在新...阅读全文>> -
2014/11/25 点击:(287) 评论:0
肖唐镖:乡村繁荣表象下的“复合性危机”——近十年我国...
中文摘要: 近年来乡村社会虽已出现乡村面貌改善、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等繁荣景象,但也潜藏着某些治理危机。这种乡村繁荣表象下的危机,不仅是治理技术与治理体制的危机,更是乡村生态、文明与文化的危机,呈现出“复合性危机”趋势。这些在不同层面所体现的多重危...阅读全文>> -
2014/09/18 点击:(390) 评论:0
县域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变化
县域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变化 折晓叶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摘要:县域政府在分税制改革后呈现出新的运作模式,融资平台和项目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央政府规制的一种应对策略。通过对县域正在发生的大规模城市化项目经营现象的考察,提出“行政—政治—公司&rdqu...阅读全文>> -
2014/07/01 点击:(312) 评论:0
“政治忽悠”:乡村社会中的“软控制”及其危害
如果一个人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话,那么他就准备着犯下任何罪行。 ——托马斯·潘恩 按照不同的分类,社会控制可以分为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又可以分为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还可以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所谓硬控制,就是基于法律,规定,政策等文件和条例进行社...阅读全文>> -
2014/06/10 点击:(209) 评论:0
刘博:个体暴力事件的治理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逐步深入,转型期社会矛盾问题不断凸显,暴力性的极端事件呈现出高发、易发的态势。可以说,每一起暴力事件的背后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情境因素,其发生的过程、指向的对象以及利益的诉求均存在不同。但是在这些事件的背后,一个基本的特征已经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暴...阅读全文>> -
2014/06/08 点击:(208) 评论:0
陆铭:人、地城镇化进程的脱节与续接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而当前中国出现了土地的城镇化远远快于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现象,城市面积扩张过程中人口密度却明显下降。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种土地低效利用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而更多地存在于中小城镇,从东、中、西的划分来说,则更多地存在于西部。土地政策影...阅读全文>> -
2014/06/08 点击:(284) 评论:0
郑杭生:中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视野、举措与意涵
摘要:中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中来认识,在本土自信的高度上来把握,这两个方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际举措上并不分家,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表现为改革力量、改革途径与改革关照三个方面。 内容提要:中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阅读全文>> -
2014/06/04 点击:(245) 评论:0
徐勇:国家化与地方性背景下的双向型县域治理改革
来源:《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 近年来,由于县域治理愈益重要,有关县域治理改革的论述也愈来愈多。但总的来看,与当年乡镇改革一样,主要限于就事论事,缺乏系统的学理性研究,结果是各说各话,各执一端,最后不了了之。政治学是一门制度学科,它要承担制度设计的使命,而进行...阅读全文>> -
2014/06/04 点击:(393) 评论:0
萧凤霞、刘志伟: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本文透过耙梳历史文献和运用田野调查,揭示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地方人士在使用各种族群标签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资源的争夺。在明清时期,在珠江三角洲一些乡镇中,涌现了不少强宗大族,他们拥有大面积的沙田、控制市场和庙宇、举办各种士大夫的活动。这...阅读全文>> -
2014/06/04 点击:(299) 评论:0
牛铭实:经济发展和村委会选举的关系
以1998年正式颁布村委会组织法为标志,中国村委会选举经过试点、示范、试行的漫长过程,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与此同时,美国学术界有许多学者对影响村民自治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探讨了村民自治实行和推动过程中的政治因素(高亭亭1996,李连江和欧博文1999,欧博文1994,Kel...阅读全文>> -
2014/06/04 点击:(369) 评论:0
牛铭实:从封建、郡县到自治:中国地方制度的演变
一、前言 虽然近代中国的地方自治思想多源于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潮,但在西学传入以前,中国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探讨过各种地方制度的利弊,并且有很多理论上的突破。封建、郡县的争论,即是一个贯穿了二千年的探索过程。宋代以前辩论的焦点,围绕着封建制和...阅读全文>> -
2014/05/31 点击:(149) 评论:0
俞可平: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二)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治理、善治和比较历史分析方法,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对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和现状做了比较系统的个案研究。文章着重分析了乡村治理的权威结构、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内容、治理方式,并且通过考察中国近代以来两次乡村治理改革运动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深入地探...阅读全文>> -
2014/05/31 点击:(167) 评论:0
俞可平: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一)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治理、善治和比较历史分析方法,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对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和现状做了比较系统的个案研究。文章着重分析了乡村治理的权威结构、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内容、治理方式,并且通过考察中国近代以来两次乡村治理改革运动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深入地探...阅读全文>> -
2014/05/31 点击:(377) 评论:0
李强 葛天任:社区的碎片化——Y市社区建设与城市社会治...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常被视为一种“总体性社会”,国家对资源实施全面配置,对政治经济进行全面干预,①在城市建立了“单位型”组织,在农村建立了人民公社。这种总体性的社会管理模式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巨大的社会支持。随着市场化改革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国家直接干预...阅读全文>> -
2014/05/22 点击:(6248) 评论:0
卫祥云:南街村模式的真相与悖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中国唯一的河南“南街村”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发展模式的典型事例。为了验证或是否定我最近发表的“集体所有制悖论”中的相关观点。我专程赴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实地考察并走访调研。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阅读全文>> -
2014/05/11 点击:(176) 评论:0
党国英: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问题
看了乐和治理模式与农村议事会,有三点感想: 第一点,这些探索是符合方向的,就是给农民扩大自由,农民自己能做的事情农民自己做,这样的改革肯定有生命力。 第二点,这些探索特别是乐和模式,肯定会与现有体制有摩擦。所以,希望各级政府多一点支持,让工作少一点困难。 第三点,...阅读全文>> -
2014/05/11 点击:(209) 评论:0
张林江:社会治理的政府之维:现状、挑战与转型
只有通过多元治理,才能实现善治。在政府、市场、社会三维中,政府社会治理的边界在何处,政府应当承担哪些社会治理职能,其机构应当如何设置,是实现治理现代化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社会治理中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此,进一步理清政府社会治理的相关...阅读全文>>
-
- 最近更新
- 本类推荐
-
- 本类排行
-